無處不在的學習

本人於2016年3月24至28日參與由中華基督教會中學校長會舉辦的「北京-西安 教育、歴史、文化學習參訪團」,這次行程有很豐富的收獲,除了認識了北京、西安兩個中國大城市外,更深入了解到學生在遊學中的經歴和學習,為未來學校籌辦遊學交流活動,提供更多優化和改善的建議及點子,希望使到每一位參與遊學團的學生,都能有深刻及具啓發性的學習。

遊學的再思

套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在2015年5月於山東青島國際信息化大會的賀詞:「人人皆學、處處能學、時時可學」,指出無論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及任何時間,都可以學習,本人稱之為「無處不在的學習」(Ubiquitous Learning) 。因此,透過遊學是可以獲得學習的機會,然而遊學的最大目的亦應該是「學習」,所以在設計和籌備遊學團的時候,必須以「學習」為核心,而非遊覽、旅行或觀光。

但是學生可能會問:「學什麼?」「為什麽要學?」「如何學?」這些問題因應不同的處境和狀況,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答案,但是我希望找到一些通則來協助日後籌辦遊學團的教育界同工,把遊學中的「學習」做得更好。

為何學生未能在遊學中得益?

遊學的重要性在於開闊眼界、增廣見聞、親身經歷、增進知識及深切體驗,正所謂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」,學生能夠走出課室,到外地遊歴一番,必定有所增益,但為什麼學生們往往都未能在遊學中有所得益?而且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,只有「到此一遊」的感覺,而沒有實質的學習!

歸根究柢,是設計的問題。正如多年前在香港推行的全方位學習一樣,都是提倡要走出課室,讓學生透過不同環境,進行體驗式學習,於是學校爭相把學生帶離課室,進到博物館、野外、主題公園、非政府機構等,但大部份學生都只有經歴而沒有學習,原因在於沒有針對學習的設計和準備,所以學生極其量只獲得一張完成了的工作紙,更甚者,有被「放羊」的感覺!

如何使學生在遊學中獲得最大的益處?

是次參與模擬遊學團的親身經歴告訴我,由興趣出發,讓學生自主(Autonomy)及選擇才是最重要的因素,要讓學生有動機去學,必須引發他們的興趣,而不是硬性規定的課程。讓學生有選擇權是一個很好的方法,因為學生有選擇自主才會引發內在動機 (Intrinsic Motivation),相反,如果全程由導遊單向灌輸(老師也有這個毛病),學生便會失去興趣,較好的學生會假裝在聽,其實早已神遊太虛,較差的學生甚至會伏案覺睡或與其他同學傾談,更甚者會搗亂和大聲喧嘩,破壞秩序。

所以,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,在可控的範圍內讓他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,這樣不單會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,更可以增加他們對所學的擁有感,直接提升學習效能,最終達至自主學習的目標。

前中後的遊學設計

遊學的設計大致可分為前、中、後三個階段,內容包括有「預習、討論、反思及展示」。遊學團出發前可先讓學生作一些預習,如對將要遊學的地方作初步的網上探究;或可以先觀看一些有關的資料片段 (如 翻轉教室 Flipped Classroom);又或可以指派學生就探訪的行程提出問題等,這些都是預習的例子,有助學生對將要遊學的地方有一定的認知,才開始深入了解當中的內容。

在遊學的過程中,除了參觀、訪談、體驗外,更重要的是與先備知識配合,達至融會貫通的學習,先前所預備的功夫才變得有意義,其中一個策略就是「帶著問題來學」,學生對自己帶來的問題會特別敏感,而當他們在遊學的過程中發現答案時,會十分雀躍和滿足,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,學習的動機便會大幅提升。此外,讓學生就遊學的內容作一些有意義的小組討論也是十分重要,不單增加學生與學生的互動,也讓他們可以透過討論解決難題,深化學習。

最後,當遊學結束時,緊記要給予學生反思的時間,將學習的內容整理和沉澱,學習才能鞏固及深刻。回到學校後,當然要給學生展示所學的機會,讓他們分享學習的成果、交流心得,為遊學劃上完滿的句號。

善用電子學習促進互動交流

為配合科技的發展,今天的遊學已經離不開流動裝置及互聯網的應用,電子學習(e-Learning) 亦已成為學習的大趨勢,智能電話不單普及化,而且功能廣泛,既能拍照及拍攝短片,又能提供有用資訊如電子地圖、普通話翻譯工具等,實在為學習帶來不少方便。最新的電子學習方案更可使用「應用程式」(Apps) 來輔助學習,如一些考察應用程式、互動的討論區、知識建構程式等,都能有效製造互動的環境,造就師生及生生的交流,團內及團外的互動。

總的而言,遊學應該以「學習」為中心,必須有前中後的設計,範式轉移方面應由單向灌輸變為自主選擇及互動交流,此外,應盡可能善用電子工具促進學習成效。這樣,遊學才能有真正和實質的學習成果。

鄭禮林 校長